首页
关于我们
中心概况
企业文化
专业团队
鉴定专家
专业领域
植物及制品损害鉴定
动物及制品损害鉴定
森林生态系统损害鉴定
草原生态系统损害鉴定
湿地生态系统损害鉴定
荒漠生态系统损害鉴定
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最新动态
鉴定案例
联系我们

家庭农场虚报项目毁坏林地 司法鉴定助力重现绿水青山

来源:
阅读人数: 2024-01-15

案情简介:

2014年6月24日,行为人祝某某以某农场的名义,与彭山区某社签订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合同》,租用土地230亩。2020年推堆土,形成不规则低洼地,经锦江镇核实是用于修建农业灌溉水池;2021年项目区内局部推堆土;2022年6月左右水池底部硬化。截止移交公安分局前,祝某某共违法修建窑洞民宿房10余间(未完工),游泳池1个,跳水池1个,4层钢结构跳水平台1处,房屋4间,另外还修建有大量房屋地基,后相关部门要求其停止施工并就地进行生态恢复工作。

2023年5月19日,管理委员会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委托鉴定中心,对祝某某涉嫌占用农用地的生态价值进行计算以及制定生态修复方案。

鉴定要点:

本案调查方法参照《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总纲和关键环节 第2部分:损害调查》(GB/T 39791.2-2020)。通过收集分析资料、现场踏勘,进行损害的调查确定以及结合当地《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等历史数据确定环境基线水平;结合《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森林(试行)》(环法规[2022]48号)、《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中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实物量评估公式完成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损失价值分析。

修复方案部分则参照《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2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制定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树木补种标准的指导意见》(林办发〔2020〕94号)、《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林规发[2016]58号),并结合当地现地情况综合分析后制定生态修复方案。

本次案件生态服务功能损失总价值为:四十余万元;生态修复以原地覆土植树造林恢复模式、断崖工程创伤面修复模式进行替代性恢复,造林后进行3年管护。生态修复费用合计:九十余万元。

 案例意义: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损害事件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本案为近年来愈发增多的典型侵占城郊林地的生态环境损害案例,涉事区域为眉山市城郊区域,当事人私自开挖山体、挖坑硬化,拟修建“农家乐”。生态保护修复是习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致力于那些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恢复生态系统原本的面貌,而生态服务功能损失计算则对于司法实践中后续责任划分与赔偿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案鉴定的典型意义在于全面和完整,不仅计算了生态价值赔偿和划分了责任,而且制定了生态修复方案,这为生态系统损害案件的全面鉴定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模型。

专有名词解释

生态修复: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恢复生态系统原本的面貌,比如森林砍伐要再种植,退耕还林,让动物回到原来的生活环境中。这样,生态系统得到了更好的恢复,称为“生态修复”。

云南迪庆香格里拉林业司法鉴定中心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4019369号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