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简介:
2021年6月7日,某村村民任某某非法采挖泥炭土,对草场湿地造成严重破坏。2022年3月30日,松潘县人民检察院委托鉴定中心对任某某非法开采泥炭破坏湿地所造成的环境损害进行评估鉴定。
通过对现场的调研和踏勘所取得的数据,调取本案涉案地点的相关地类、草原(或湿地)类型,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实际以及可操作性的评估模型。基于选择的模型,结合现场探勘调查数据,以及可以查阅和获得的公开数据、科研实验数据、监测数据等,对本案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进行量化,计算本案损害的物质量。并将物质量转化为价值量,计算本案的环境损害造成的生态价值损害。
鉴定要点:
据卫星影像和现场调查,涉案地在生态系统上都属于若尔盖高原草甸和湿地系统。根据GB/T24708-2009《湿地分类》,本案涉案地的湿地分类,根据实际的水文、生态系统、地形、气候等原因,该地域并无大型森林覆盖,所发育的河流是季节性河流,且相邻地势较高处为高原草甸,因此本案涉案地的湿地的分类为沼泽湿地中的沼泽化草甸。经过鉴定中心的鉴定意见,涉案地有明显、丰厚的泥炭层发育和积累,经鉴定,有机质含量高达63.3%,是经过多年的发育形成的泥炭层。根据《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规范》(LY/T 2899-2016),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为共26个二级指标,并按不同的湿地类型匹配了不同的具体指标。四川楠山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心在该体系中选择部分具有实际意义的指标进行计算得出:面积为0.1055公顷的涉案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价值为五万余元。
案例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长江上游、中游、下游,三次召开座谈会,提出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松潘县作为岷江涪江的发源地,可谓是长江黄河的重要生态屏障,在全国西南地区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破坏若尔盖高原草甸和湿地系统进行开采泥炭活动,将严重影响高原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破坏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依法严惩盗采高原泥炭犯罪行为,加强青藏高原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司法保护,则无疑对落实习总书记关于保护长江上游的重要讲话,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的生态屏障、有力守护雪域高原的生态安全,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此外,作为国内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泥炭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科学依据的制定者,本案的鉴定也是对鉴定中心所制定的《典型泥炭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规范》(Q/NS NS-S2023-1)一次极好的检验,并为系统计算泥炭生态价值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模板。
专用名词解释
泥炭地(Peatland):是一种具有独特类型泥炭土(Peat)的生态系统,这种泥炭土由植物材料形成。泥炭作为非金属矿产资源,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水源涵养、固碳增汇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泥炭地相对稀少,只占地球陆地面积的3-4%左右,但它们却含有全球土壤碳的三分之一,这相当于地球上所有森林生物量中碳含量的两倍,将这些碳锁住对于实现全球气候目标至关重要。
【上一篇】借“复绿”之名 行“毁绿”之实 司法鉴定独具法眼辨真伪
【下一篇】无